"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陽澄湖大閘蟹養殖的基本設施,陽澄湖的生態條件,陽澄湖大閘蟹仔蟹的強化培育,一齡陽澄湖大閘蟹種培育,成年陽澄湖大閘蟹飼養管理和捕撈暫養技術.
本標準適合陽澄湖大閘在陽澄湖中的養殖.
2.規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條款,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或修訂版均不適用與本標準,不過,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可以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11607--漁業水質標準.
DB32/T340--1999中華絨敖蟹 池塘成蟹養殖標準
3.術語和定義
3.1 大眼幼體 又稱蟹苗,是由五期蚤狀體蛻皮變態而成的,對淡水敏感,有趨淡水性.七日齡大眼幼體規格應為16-18萬只/千克.
3.2 仔蟹 大眼幼體經一次蛻皮變成外形接近成蟹的一期仔蟹;經三次蛻殼而成的仔蟹稱為三期仔蟹;經過五次蛻殼即成為五期仔蟹,營底棲生活,規格為5000-6000只/KG.
3.3 蟹種 仔蟹經過120-150天飼養,培育成100-200只/KG左右的性腺未成熟的幼蟹稱為蟹種.
3.4 商品蟹 達到上市規格可以食用的蟹.
3.5 水草 養蟹水域內的沉水植物(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挺水植物(茭白等),浮葉植物(水花生,水浮蓮).
4.仔蟹強化培育
4.1 培育池條件與設施
4.1.1 培育池選擇與改建 以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質清新,進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為好.獨立塘口或在大塘中隔建.培育池要除去淤泥,在排水口處挖一集蟹槽,大小為2平米,深為80厘米,塘埂坡比1:2-1:3.塘埂四周用60厘米高的鈣塑板或鋁板等做防逃設施,并以木,竹樁做逃設施的支撐物.
4.1.2 形狀 以東西向長,南北向短的長方形為宜.
4.1.3 面積 600-2000平米.
4.1.4 水深0.8-1.2米.
4.1.5 水質 符合<<GB11607-1989 漁業水質標準>>.
4.1.6 土質 以粘壤土為好,應不漏水.
4.2 放苗前的準備
4.2.1 清塘消毒 四月上旬灌足水用密網拉網,地籠誘捕捕滅敵害生物;一周后排干池水,四月下旬起重新注水,用生石灰消毒,用量為0.2KG/M3
4.2.2 設置水草; 蟹苗下塘前用用絲網沿塘邊處攔一圈投放水草,攔放面積至少為培育池面積的1/3,為蟹苗蛻殼,棲息提供附著物.
4.2.3 增養設施 配0.75KW的增氧泵1臺,泵上安裝2條塑料通氣管于塘內,通氣管上扎有均勻的氣孔.安裝時離池底月10 厘米.
4.2.4 施肥培水 放苗前7-15天,加注新水10 厘米,養殖老塘,塘底較肥,每畝施過磷酸鈣2-2.5KG,和水全池潑灑,新開挖塘口,每畝另加0.5KG,或俺每畝施用腐熟發酵后的有機肥(牛糞,豬糞,雞糞)150-250KG.
4.2.5 加注新水 放苗前加注經過濾的新水,使培育池水深達20-30厘米,新水占50-70%.加水后調節水色為黃褐色或黃綠色,放苗使水位加至60-80厘米,透明度為50厘米,使蟹苗下塘時以藻類為主,同時兼生輪蟲,小型枝角類.如有條件,放苗前進行一次水質化驗,測定水中NH3-N,NO2-N,PH值,如果超標,則應立即將老水抽掉,換注新水.
4.3 蟹苗投放
4.3.1 蟹苗的選擇
4.3.2 蟹苗運輸
4.3.3 蟹苗放養
4.4 培養管理
4.4.1 飼料投喂
4.4.2 水質調控
4.4.3 充氣增氧
4.5 仔蟹分塘
5.3 一齡蟹種培育
5.3.1 清塘消毒
5.3.2 放養密度
5.3.3 放養時間
5.3.4 放養方法
5.4 飼料投喂
5.4.1 飼料種類
5.4.2 飼料質
5.4.3 投喂量
5.4.4 投喂時間
5.4.5 投餌方法
5.5 水質調控
5.5.1 注水與換水
5.5.2 調節PH值
5.6 日常管理
5.6.1 巡塘值班
5.6.2 防逃防鼠
5.7 蟹種起捕
6 成蟹--陽澄湖大閘蟹養殖
"